水圳
水圳建于明永乐年间(公元1403—1423年),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,总长1200多米,绕过家家户户、长年清水不断。宏村人的祖先在宏村的上首浥溪河上拦河建石坝,用石块砌成的数米宽的人工水渠,利用地势落差,把一泓碧水引入村中。水圳九曲十弯,穿堂过屋,经月沼,最后注入南湖,出南湖,灌农田,浇果木,重新流入濉溪,滋润得满村清凉,使静谧的山村有了动感,创造一种“浣汲未防溪路远,家家门前有清泉”的良好环境。
水圳沿途建有无数个小渠踏石,人们浣衣洗涤、浇花灌园都极为方便,是古代村落的“自来水”,当年村民饮用、浣洗都在“牛肠”里,汪氏祖先曾立下规矩,每天早上8点之前,“牛肠”里的水为饮用之水,过了8点之后,村民才能在这里洗涤。奇妙的是,这牛肠的水位,无论天晴下雨,总保持在一定的高度,即水位总是低于小桥以下一点,不多不少,十分奇特。
.jpg)
敬修堂
敬修堂是宏村典型的清代民居,坐落在月沼北侧西首,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,距今已有180年的历史。整个房子坐北朝南,正厅前为庭院。与其它民居不同是院门外留有10㎡的空地,俗称厅坦,是夏日纳凉、冬天晒太阳及小憩聚会之处。
树人堂
树人堂是清刺授奉政大夫诰赠朝仪大夫汪星聚于同治元年(公元1862年)建。树人堂也称民艺收藏馆,是房主汪升九十五代孙汪森强的私人收藏馆,为弘扬徽州的历史文化,主人多年来从民间及博物馆收集了明清民间时期老作坊机械,石制器具、徽州版画、民俗用品、徽商书信用具、宏村族谱等,再现了当年徽州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。